發布時間:2020-01-20 09:01:03來源:魔方格
醫院內,護理上的績效考核,護士朋友們都還滿意嗎?你們醫院是怎么考核的?
話題一 護士愛麗:護士的績效,為什么總要和理論考試、技能操作掛鉤?
氣得都不想說了!這次的理論考試,我只考了72分,離醫院規定的80分及格線,還差了8分,這個月發績效工資的時候,就該“見笑(效)”了,要被罰200,而且聽護士長說,罰錢的護士,還在醫院的院周會上點名通報了,各科主任護士長都聽到了,這下丟人丟大發了。可這三天一個夜班的,熬個通宵回去就想倒頭大睡,哪有精力去看書!
話題二 護士小利:每次迎檢,護士如臨大敵不說,真心的大寫的累!
想不通!我們醫院每次迎接檢查,護士如臨大敵,醫生好像都不知道有檢查這個事,護士們一級警報,檢查結果出來不理想,落實到個人,就會罰款。每次迎檢,護士要背的東西都有很多,還有操作,準備更要充分,背呀練啊的,就連患者化驗單的異常項目都得背,檢查報告也要背,危急值、正常值范圍……我們呼吸機的牌子就好幾個,除顫儀、幾乎所有的搶救儀器比醫生懂得還多,一個個問過來,不允許不會,否則罵死你、罰死你!
話題三 護士長阿亞:為什么每次查房的結局,都是科室護理上又被罰了的結果?
護理管理質控部門每次下來查房,護理上都跑不了的要被“質控”罰錢,好像每次不查出點問題,不罰點錢,質控上都沒法向院長交差似的。這次,科里又被罰了,說是治療臺臺面有積塵,可是,那是我們值班護士剛擦過、晾干了的臺面啊,外面的陽光照射進來,反射到臺面上,看上去好像不清爽,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存在問題,不外乎以下種種:
強調指標考核,缺乏配套機制過于強調指標考核,忽略了整體配套機制的建立,忽略了人性化管理,忽略護理人員的心理感受,僅僅是為了考核而考核,對醫院護理質量提升、業績提升,沒有有效支撐。看重考核結果,忽略過程管控過于強調考核結果,忽略對達成績效的過程管控和追蹤跟進、查缺補漏,只會追求考核結果。須知,考核結果其實并不能真實反映其績效水平和個人能力。
只會處罰扣錢,不做系統管理
有的護理績效管理是做減法,只會處罰,不會獎勵,忽略了內部管理和查找流程缺陷,只會把績效向下浮動,長此以往,必然會給護理人員留下為了罰錢而罰錢,管理人員就會想辦法扣工資的惡劣印象。
抓住核心弱化考核
護士的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考核的目的不是為了罰錢、整人,而是通過考核發現不足和短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成績效管理目標。如果為了考核而考核,忽略其他環節和配套機制的建立與不斷優化,勢必適得其反,引發護理人員的抵觸與反感。
管理層應該把績效管理的核心,放到護理工作中的護理工作量、工作質量、病人滿意度以及崗位勝任力等指標上來,再結合其年資,從而形成護士個人的工作績效。單單從理論、操作考核方面評定護士績效,只會讓護士更注重操作、理論,而忽視了臨床實踐,必將導致其核心工作重心轉移,降低對患者的服務質量,導致醫院整體護理水平的下降。
關注過程弱化結果
僅僅看結果而不去抓過程,就失去了管理的本真。勢必形成“撿芝麻丟西瓜”的局面。控制過程,締造結果,就是把過程控制好,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強化指導注重改進
護士績效管理的目的不是為了罰錢而罰錢,而是為了發現問題,分析對策,積極整改,繼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規避問題的再次發生,做到護理質量的持續性改進。
有效激勵淡化處罰
考核結果較直接的應用是與護理人員的績效掛鉤,這也是考試考核容易被濫用、出問題較多的地方。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護理管理者可靈活有效運用各種激勵方法,弱化處罰,以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配合績效管理活動的順利實施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