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總有小伙伴問小編工作考研經驗(考研經驗)是什么,小編為此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于工作考研經驗(考研經驗)的知識送給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資料圖】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工作考研經驗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工作考研經驗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地選擇著自己的生活方向,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應該怎么樣選擇自己的未來呢?到底是考取研究生,還是好好的工作呢?接下來小編告訴你工作考研經驗。
考研到底難不難? 關于考研的難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結果嚇走了許多本來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學。而有的同學低估了考研的難度,過于輕敵,結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確實,對于考研的難度,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夸大和輕視其難度都是不合適的,在許多時候甚至是有害的。
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講,我覺得考研的難度其實并不算高,因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國家分數線要滿足那么多不同檔次的學校的招生情況,顯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題目的難度也是適度而且相對穩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大學期末考試時要求就較高,只要同學認真復習,花了足夠多的時間,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考研復習的許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為了達到某個分數線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盡辦法減少自己落榜的風險。也許你學的很多東西未必會考到,可是它們仍然是有意義的,因為那些都可以減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風險。
問題在于,許多人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沒有從盡量減少出現意外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安排復習,特別是專業課的復習,結果經常失敗,給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難的。
當然,過分認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極其錯誤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沒有完成一系列必須的工作,試圖靠僥幸考上研究生,機會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夠多的時間、足夠多的精力的情況下,我們才可以說,考研其實并不難。 平時成績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由于研究生入學考試只是考5門課,與復習的認真程度、復習的時間長短以及方法正確與否有關,與平時的學習成績關系不大。我就認識一個浙大的畢業生標兵(全校一年才有30個),因為太自信了,以為自己平時成績好,沒有認真復習,結果沒有考上研究生,而且考得很差(不過后來去了美國一個前20的學校讀書去了)。而我聽系里的老師說以前有好幾個同學因為沒有學位,不好找工作,沒有其他退路,只有考研,反而都考得很好。所以考不考得上的關鍵還是復習得如何,不要因為平時成績不好就不敢考研。你平時不可能像考研那么認真學習的,所以平時的成績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因為你可能不太喜歡學,所以無所用心,因此,平時的成績常常不能代表你的真實水平和潛能,是不作數的。
何時開始準備考研比較好? 雖然我認為早點確定要什么學校和考什么專業比較好,但是像有些大學的同學從入大學起就開始準備,或從大二就開始準備,也未免過頭了一點。這樣一來,整個大學生活完全圍著考研轉,在以后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來,難免覺得自己為了考研,放棄了太多的東西,別人有美好的大學生活,而自己的大學生活卻黯淡無光。
因此,我覺得,如果你已經決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將來要考到的課,就非常認真的學好,學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說在上課時、特別是期末考試前就抱著考研的數學復習指導書來看),就是在為將來順利考上研究生做準備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數學課都盡量學好,盡早把提高到六級水平或六級出色的水平,就是為考研做了很好的準備。
如果考本專業,那么我覺得大三下開始看數學以及一些專業課就可以了。如果是跨專業,則最好是大三上就開始學一些該專業的課程或直接讀該專業的考研指定參考書,然后在大三下開始看與指定參考書的書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樣、內容也有些差異的教材,這樣可以增加對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試時出現沒見過的內容的危險。最近,可能由于考研競爭激烈,我已經聽到過很多學校的專業課大面積超出指定教材,有時甚至超過一半的考試內容都在指定的參考書上找不到(主要是經濟類和純文科的專業),所以早點讀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顯不夠權威、內容太淺或內容不夠全面,更應該仔細研讀與該書同名的權威教材。
2考研和工作怎么樣選擇 第一、我們在大學期間,已經形成了學習的好習慣,因此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開始考取研究生可以說是一鼓作氣,而且也會有一個很好的基礎,這樣對于大學生來說比較有利,學習的氣氛還在身上。
第二、大學生畢業以后直接選擇工作的話,那么可以多一些收入,同時能夠逐漸的了解社會,有自己的工作經驗,這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事情,起碼可以自食其力。 第三、大學生畢業之后工作,那么再想回去考研的話,幾乎是一句空話,因為工作以后思想壓力很大,學習的那種節奏也會逐漸的失去。因此我考研是大學直接考,后來的上班的同學幾乎沒有一個考研成功。
第四、考取研究生的話,很可能會失去一份工作。畢竟現在中國的工作機會比較少,好的很難遇到,如果因為考研錯過的話,確實有些可惜。可是考研的好處是未來的平臺更加高! 第五、工作以后考研的機會很低,可是考研以后你的工作機會反而增加了。研究生會跟著自己的導師做很的實際工作,而且考研以后國家會給學生一定的資金,這樣生活也會十分不錯。
第六、大學生直接上班的話,那么未來的晉升壓力會很大。因為現在很職位準入門檻都會研究生,因此大學生畢業之后直接上班,可以說失去的是以后的機會,再想進一步的話,會十分的困難。
第七、大學生畢業以后,最好的選擇我們可以看出來就是考取研究生,因為這樣一來,你的工作平臺會提高,同時你的學歷會提高,你面對的競爭壓力會變小,同時研究生賺錢并不少,這點大家也要注意哦!
3考研的流程詳解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點,考研是12月份或者1月份考。大多是12月份,也有可能會延遲放到1月份考。明確了時間就可以自己大概估計復習進度。英語滿分100,政治100,數學150,專業課150。總共500分。
3、4月份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英語、數學、專業課。政治是后來再準備,太早準備了很耗時間,效果又不大。
英語每天背單詞,可以用戀練有詞,看視頻,也可以練習試卷。數學是看書,覺得看書還是比較容易的話就不用看視頻,專業課要提前買好資料和真題。所有科目都先不要急著做真題。
等到了7、8月份,英語、數學、專業課都有點上手了,可以做2、3套真題,測測水平。
到9月初的時候,可以買政治資料來練習,肖秀榮的1000題等,每天可以花2小時到政治上,政治可以開始背了。9月中,到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去考研報名,這個是預報名,最好報上名,把所有東西弄好,否則,如果學校位置不夠的話,你是要到其他地方去考試的。相當于搶名額哦。
10月初的時候,可以做真題了,前面鋪墊的差不多了,真題就多刷了,這時候就不要留著再測評了,自己看看水平能有幾分,對弱點補足,政治堅持背,英語堅持背。
11月份的時候留意下政治,會有8套卷出來。可以買來做做。12月初的時候政治會有4套卷,就是各位名師的預測卷,注意,12月份出的這套預測卷是最后一套了,是一定要背的,特別是后面的問答題,考到幾率很大。如果前面鋪墊的好,那么現在數學應該可以130左右(數學的難度遠不及江浙地區高考,不要想得太難,輕松點就好),英語也能考60分左右(和英語六級無關,但認真復習是沒問題的),政治60左右,專業課大家不一樣。政治平均分58、59左右,考到60不能算高哦。
12月底左右就要考了,別緊張啊,專業課準備好小刀、固體膠,不要用膠水。專業課試卷監考老師是不能動的,只能你自己裝好放信封里,信封裁剪需要小刀,封信封需要固體膠。有的考場會幫你準備這些,不過你考前并不知道他們準備了沒有,所以還是自己準備靠譜點。
4考研復習中各科目的復習順序 1、考研時間大約在每年的12月底或第二年的1月初,在整個考研的準備過程中各科目的復習時間大約有這樣一個習慣:首先復習數學,無論是數一數二數三,數學在考研中所占的比例不容忽視。并且,數學一直是很多考生相對較弱的一個方面。
2、再者就是英語,如果英語基礎較好,那么它的復習就可以稍微延后一些。英語畢竟是一個持久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很大提升的。英語主要學習方法就是背誦單詞,作文的經典段落,以及不斷研究歷年真題,培養所謂的 感覺 。
3、接著就是專業課了,專業課的學習可以放在稍后面。不過這個要靈活處理的是,如果所報專業不考數學的話,那就必須早點復習專業課了。這里主要是針對于考數學的專業而言,專業課可以在九月到十月份再開始復習。
4、對于政治而言,可以放在專業課之后。政治是短暫記憶的課程。提前太長時間看最后還是會忘一些,不如放到后面看,更有效率一點。
5、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以上是整理的工作考研經驗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