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1 20:38:19來源:魔方格
(資料圖片)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許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名人成功勵志小故事篇1:曼德拉:
從小就追求正義和理想。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斗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愿:要為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
錢學森從小就十分愛國,為了報效國家,他努力學習,當他學有成就時,動蕩的社會卻沒有他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于是,他到美國留學。幾年之后,人在美國,心
在中國的他,聽說新中國成立了,就義無反顧地要快點回國,美國人為了不讓他回國,使盡各種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國的念頭。錢學森還是不畏誘惑,還是回到了祖國
溫暖的懷抱。錢學森曾經說過:“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決不能放棄我的祖國。”他要回國的決心是多么堅定呀!他這一腔愛國熱情難道不令人敬佩嗎?錢學森回國后,學以致用,發明出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國際技術交流會上,他被光榮地評為了“小羅克偉爾獎章”,就在這世界獲獎者的名單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他的智慧為中國人爭了氣,為祖國爭了光。
名人成功勵志小故事篇3:莫扎特:
一個天資聰慧的神童。莫扎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并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在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他失敗了很多次,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說:“到現在我的收獲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后,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終于成功了。
我可以試想,如果愛迪生在助手勸他停止實驗的時候放棄了,我們現在會怎么樣呢?可能我們還要點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在夜里照明。其實愛迪生的每次試驗失敗都可以看作是挫折。這么一算,愛迪生發明電燈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目啊!
名人尊師的小故事(十一):張樂平尊師的故事
一個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畫“三毛”的作者張樂平一手撐雨傘,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沒有見過面的小學啟蒙老師陸寅生。陸寅生以前給張樂平出了個題目,指導他畫政治諷刺畫,這是張樂平學漫畫的開始。此事雖已過去50多年,但張樂平記憶猶新。
80多歲的陸老師把張樂平打量了一下,問:“你是誰?找誰?”張樂平說:“我是張平啊,此刻叫張樂平。”陸老師興奮異常:“幾十年來難得你還想著我,真不容易啊!”張樂平說:“我的第一幅漫畫是您教我畫的,我一向沒有忘記您!”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出生成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口人坐在大餐廳中。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的一個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遍尋不到他的時候再跳出來。
令英若誠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大家離去,他這才焉焉的走出來吃殘溏剩菜。
自那以后,他就告戒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會大失所望。
不要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每天對著鏡子琢磨半小時決定用哪種口紅,哪條領帶,你的苦心也許根本沒有人注意。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你也把注意力放在事上吧,不要總惦記著別人怎么評價你。